北京服装学院史立萍教授莅临我校开展“国色芳韵——传统旗袍的发展与演变及工艺”专题讲座
近日,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史立萍教授莅临服装学院开展服饰大讲堂,进行了“国色芳韵—传统旗袍的发展与演变及工艺”专题讲座。讲座由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教研室主任王衍博士主持。
多年以来,史立萍在北京服装学院天工传习馆主持教授传统旗袍技艺传承与创新学习班,使得越来越多的旗袍爱好者和服装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服装制作技艺,近距离感受传统服饰文化。史立萍始终坚持传统旗袍的推广与传播,以传承中华服饰文化及手工制衣技艺为己任,希望能够召唤起更多的人对于中国服装工艺文化和制作技艺传承的关注。她认为,真正的奢华需要上好的材料与独运的匠心所造就,只有尊重传统才可能拥有。
在讲座开始,史立萍概述华夏服饰五千年各朝代的服饰变化以及结构上的不同,详细讲述了清代服饰的服饰特点及满汉服饰的交融与发展,重点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旗袍发展的初始时期,旗袍的格局和特点。20世纪30年代旗袍从结构到工艺成为了女装典范,以及40到70年代旗袍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服饰裁剪讲求保留面料的完整性,古法旗袍制作延续了古人惜物的传统,尽量避免在裁剪时破坏织物结构与纹理。粉线,水线,浆刀等工具的设计更加适合真丝等天然面料的自然属性,简单合理,科学实用,延续了祖辈手艺人手工劳作的智慧。连肩袖的设计弱化了女性肩部造型的棱角,强化了脸部轮廓和腰身的曲线;推归拔熨烫技巧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发挥面料本身所具有的延展性和塑造能力;沿边与盘扣是传统旗袍的点睛之笔。史立萍设计制作的传统旗袍,选料讲究,裁剪精到,工艺正宗,细节考究,深受国内外中国旗袍爱好者喜爱。
这次服饰大讲堂使得服装专业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服装制作技艺,近距离地去感受传统服饰文化。认识到传统旗袍的推广与传播,传承中华服饰文化及手工制衣技艺的重要性,召唤起同学们对于中国服装工艺文化和制作技艺传承的关注。
(服装学院 王衍 通讯员 华绪庚)